Title Image

紋島

讀取 活動
  • 這個活動已經結束。
29 六月

紋島

29 六月, 2019 - 30 六月, 2019

2019年6月29日 – 30日

29.6.2019 (星期六) 晚上8時
30.6.2019 (星期日) 下午4時  晚上8時

CCDC舞蹈中心賽馬會舞蹈小劇場

HK$100
門票即日於CCDC舞蹈中心公開發售

編舞
陳旻禧
舞者
鄭雅茵、許煒珊、馬佩芬、譚雪華
燈光設計師
郭佩欣
錄像設計師
鄧朗謙
道具設計
木碎好少年
佈景設計
鄭雅茵
藝術顧問
梁曉端

走在香港各處,總有擋土牆相伴建築群,它們是一種建於斜坡的建築物,作用為鞏固斜坡、防止山泥傾瀉和保護附近建築物。由CCDC舞蹈中心主辦的《真演出》系列,將以新晉編舞陳旻禧之最新作品《紋島》,濃縮擋土牆的前世今生,借牆為鏡,反照今日香港的發展。《紋島》之「紋」為動詞,喻意香港被建構、被紋身的過程。《紋島》將於2019年6月29-30日在CCDC舞蹈中心賽馬會舞蹈小劇場上演,門票即日於CCDC舞蹈中心公開發售。

 

1950-1970年代,香港平地不足應付遷港人口,地產商因而開始發展斜坡。擋土牆為人工斜坡的一部分,因此在山沿建築物旁總會發現其身影。時至今日,可開發的天然土地資源已差不多用盡。斜坡建造功成身退,烙在島上,坐看愈趨滿溢的紋印。《紋島》是用身體記錄擋土牆從無到有,再從新生演化為歷史的過程,也錄下城市發展中一微細角落。

 

編舞陳旻禧擅長把城市景觀融入舞者身體,以身體景觀(body landscape)連結觀者對城市的印象,引導觀眾在抽象的當代舞作中抓住「現實」,反思社會議題。陳首個短篇作品《島嶼》於2015年發表,利用舞者身體作為拼圖,拼貼出香港社會的分裂現象。近作《We’ll meet again》為第十屆臺北藝穗節參節作品,除關注香港社會議題外,更加入台灣青年的視點,探討城市發展與身份認同。

 

《紋島》以身體作為記錄媒介,既像紀錄片,又滲出縷縷詩意。舞者步入排練室前,先跑到擋土牆上摸索求問,感知它的現在:冬天時牆上只有零落的青苔,到了春天搖身一變,化成一片小草坡;被山竹吹毀的大樹,數月後又長出了新芽小樹。牆後不屈的生命賦予舞者身體鬥爭的力量,如何抵抗、掙扎,然後在狹縫中迸裂出新生,一切都向牆後一草一木學習。

 

《紋島》把城市刻劃成身體篇章,是關於擋土牆的前世今生,並在劇場中活現在觀眾面前。關於擋土牆的未來,期待您,在《紋島》落幕之後,我們一同編寫。

陳旻禧

陳旻禧畢業於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主修舞蹈編創及理論研究;同時持有嶺南大學文化研究及傳播系副學士學位。熱愛表演及創作,活躍於不同媒體中的藝術創作,亦有涉足藝術評論。

近期個人作品包括:2017臺北藝穗節《WE’LL MEET AGAIN》、東邊舞蹈團《炫創者3-句》等;近期演出包括:2018社區文化大使-小息跨媒介創作室《我們的海》(石塘咀-未來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第19屆畢業巡演《默身》、2017臺北藝穗節《WE’LL MEET AGAIN》等。

《真演出》系列 為CCDC舞蹈中心夥伴計劃的一部分。為培育下一代香港舞蹈藝術家,CCDC舞蹈中心以主辦機構身份與本地舞壇新晉合作,於舞蹈中心賽馬會舞蹈小劇場舉辦公開表演,並因應夥伴不同的需要及其活動內容,以排練場地、技術人員、器材、宣傳及或行政資源作支援,協助藝術家完成演出。

《真演出》系列自2006年推出以來,已為超過三十多位舞壇新秀製作演出,讓藝術家與觀眾在小劇場有限的空間裡體驗無限的創意。2010年起,香港舞蹈聯盟成為合作夥伴,為創作人提供更多藝術方面的支援。小劇場為創作者提供實驗平台,是一個將想像轉化為真實的空間,亦是舞蹈愛好者互相啟發思維的場所。

EVENT DETAILS

Date: 29 六月, 2019 - 30 六月, 2019
Time: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