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多年來CCDC對新晋編舞的支援, 上年十二月,CCDC 首次舉辦「編舞育成計劃」。今年, 我們推出升級版《編舞育成計劃2023—跨界舞蹈實驗之旅》- 凝聚一班對舞蹈、表演、創作有興趣的朋友, 透過為期半年的實驗計劃,給大家一個自由探索的空間,一同開拓對「舞蹈」的新想像!

「領航員」的話

什麼是「專業編舞」; 什麼是「業餘編舞」?職業編舞和專業編舞的分別在那裡?透過來自不同背景、不同經驗的參加者的創作,我們更擴大編排空間、身體、時間的想像,打開舞蹈的可能。

「編舞」是動作組合編排?是隊形於空間中的調動?是以身體表現展示故事?
「編舞」要具備甚麼能力、技巧和方法?
「編舞」和「創作」概念上有甚麽不同和交集之處?
要育成一個追求當代語境的編舞,要怎麼樣的養分和平台?
以上是一些我們希望透過這個計劃,集合各路人馬,共同思考的問題。今天, 編舞及創作人,不斷追求美感愉悅舞蹈表演的底蘊,反思怎樣的身體美學,能扣緊生活及社會問題意識,表演形式和內涵相輔相成。期望由此開始,激發我們對舞蹈的各種創意,一起想像這個城市的當代舞蹈的未來。
編舞育成計劃2023 – 展演
課室展演:2023年8月19至20日
展演地點:大埔藝術中心舞蹈室
座位登記:https://forms.gle/WqLPGY69aP9ruMtr7
截止登記日期:2023年8月18日 23:59
8月19日展演作品
Gabriel Lee 《猿戲》
林家瑜 《1994》
29加1,係期待?係興奮?係擔憂?係恐懼?
張芷晴 《Voices》
It is an underrated fight to the public. A constant battle filled with blood, sweat, and tears.
霍佩霜 《自‧在‧活》
生於世,限於人,取於自
蘇健威 《米洛的維納斯》
如果米洛的維納斯在跳舞,她的手會是怎樣的呢?怎樣的手才配得上她的美呢?
Sarita Chan 《Dancing into Place》
A place is home, but also someone’s “place” is also a limiting defini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what someone can or should do. I want to explore the patterns we fall into and situations we may “place” ourselves/others into, and how we might want to break free from that.
8月20日展演作品
Ray Tang《黎生狂想曲》
返工要舒服,放假要舒服,去旅行要舒服,不如今次,我哋試下辛苦自己十分鐘?
Imelda C.《蠍》
「放棄好容易,堅持好難」
其實放棄,更難。
如果唔想放棄,便狠狠的咬住
秦晴《不斷循環》
無論是學生還是打工仔都有壓力,會不會有一日頂不住爆煲?
樊浩賢 《紙與舟》
被海浪拍打的白紙,乘著風的船帆,壓縮打包機裡面的書畫,
被壓抑是心愈渴望伸展,四肢伸展後心的空間卻變得狹窄。
Sharon Lau《Lives in a grid》
差不多我們都活在我們手上的方格內 我們卻在格外哭泣
蕭展濤 《狸到底是誰?》
狐狸,狐狸,你看見什麼?狐狸,狐狸,你要去哪裡?
旅程活動
活動 | 內容 | 日期 |
編舞工作坊 | 由專業編舞帶領,透過互動工作坊實踐所想 | 3月 19、 26 日 |
排練空間 | 每星期場地開放,創作者可以免費使用作獨立研習 | 4 月 2、9、16、23 日; 5 月 7、 14、 21 日; 6月 4、11、25 日; 7月 9、16、3 日; 8月 6、13 日 |
創作同行 | 每月一次創作者聚會,進行共學共修 | 4月30日; 5月28日; 7月30日 |
構作支援及工作坊 | CCDC 構作團隊提供個別支援給每位創作者, 同時分享構作方式 | 3月中旬至8月下旬 |
嘉賓分享 | 不同界別嘉賓對話, 從不同角度切入創作 | 7月上旬 |
階段性展演 | 提供展演平台,讓創作者實踐創作 | 8月 19、20 日 |
參與細則
– 參加工作坊人數有限,本中心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 甄選將以報名者之經驗及創作背景作準則,而報名者日後或需再邀交昔日之舞蹈片段以作甄選之用。
– 入選名單將於2023年3月6日公佈,各參與者必須出席所有活動。
– 本中心保留隨時更改使用條款及細則之權利,以及最終決定權。
旅程詳情
計劃對象:舞蹈或以身體創作者,歡迎跨界別參與
日期:2023年3月中旬至8月下旬
時間:逢星期日晚1900-2200
地點:大埔藝術中心CCDC Dance Centre
費用:$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