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

伍宇烈

藝術總監

伍宇烈,香港本地土生土長的資深舞蹈家,涉獵芭蕾舞、當代舞、戲劇、古典音樂及無伴奏合唱,以至舞台佈景及服裝設計等範疇。伍氏六歲起隨王仁曼女士學習古典芭蕾舞,其後獲奬學金前往加拿大及英國深造。1983年赢取英國珍妮特國際芭蕾舞比賽金奬,同年加入加拿大國家芭蕾舞團為職業舞蹈員。1993年回港發展,並與CCDC開始建立深厚淵源。過往曾多次與CCDC合作,於《單吊‧西‧遊記》(1993)任編舞、佈景及服裝設計;《更衣記》(1995)及《硬銷》(2008)任編舞;《男生》(1996)、《糊塗爆竹賀新年》(1997)任編舞及服裝設計;《季節性效應》(2008)、《舞!舞?舞……》(2009)、《城市封神》(2011)任舞台/佈景及服裝設計;《香‧夭》(2018)任編舞、佈景及服裝設計;於2021年正式擔任藝術總監。

伍氏於1997年獲香港藝術家聯盟頒發「藝術家年奬—編舞」;1998年憑舞蹈作品《男生》獲法國Bagnolet編舞奬。2006年,伍氏於珍妮特國際芭蕾舞比賽編創的兩支獨舞收編為英國皇家芭蕾舞學院課程內容。2008年憑與香港小交響樂團合作《士兵的故事》獲香港舞蹈年獎、2012年香港舞蹈年獎中獲得「傑出成就獎」,並於2013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舞蹈)」,2019年憑《香‧夭》奪得香港舞蹈年獎「傑出編舞」及「傑出大型場地舞蹈製作」。

伍氏現任一舖清唱藝術顧問,2011- 2013年為香港小交響樂團駐團藝術家。

黃狄文

副藝術總監

黃狄文曾任亞洲電視節目主持及演員,及後入讀香港演藝學院現代舞系。1996年畢業後加入CCDC為舞者,2016年擢升為副藝術總監。2001年及2013年分別憑《Plaza X 與異變街道》及《畸人說夢》的演出獲頒香港舞蹈年獎「最值得表揚男舞蹈員」。黃氏為00合創辦成員之一,亦曾為00合、霹靂啪勒身體劇場及東邊現代舞團編舞。2003年於CCDC《失驚無神夢驚魂》中發表《男人炒飯》,其鬼馬抵死之風格大受好評,並獲邀於翌年首屆廣東現代舞週上演。其他編舞作品包括《歡樂今宵》(2007)、《忽然四季》(2008)、《下一秒》(2009)、《崩城故事》 (2010)、《別有洞天》(2012)、《思纏想後》(2014)、《拼途》(2016)及 合家歡當代舞劇場《小王子》(2017)。《忽》及《別》首演後分別獲邀於第六屆及第九屆廣東現代舞週中上演。《忽》及《下》分別於2008及2009年獲南華早報評選為「全年最佳舞蹈」;《拼途》獲香港舞蹈年獎2017「傑出中型場地舞蹈製作」獎。

桑吉加

駐團編舞

城市當代舞蹈團駐團編舞桑吉加屢獲國際殊榮,並獲得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赴美研習;2002年入選「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遠赴德國成為舞蹈界泰斗威廉・科西門生,並先後在法蘭克福芭蕾舞團及科西舞團擔任助理編舞及舞者。2006年回到中國,為北京雷動天下現代舞團、廣東現代舞團及城市當代舞蹈團創作多個長篇作品,又與世界各地的頂尖藝術家及舞團合作,如挪威白金卡當代舞團、意大利情迷當代芭蕾舞團。他喜用流麗的肢體語彙配合充滿張力的電子音樂來詮釋抽象的概念,作品以激烈澎湃及韻律獨特見稱。

梁曉端

劇場構作

梁曉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並於新加坡修讀表演訓練與研究課程(TTRP,現為跨文化戲劇學院 Intercultural Theatre Institute),學習四種亞洲古典戲劇體系訓練:印度Bharatanatyam舞蹈、中國京劇、印尼宮廷舞劇Wayang Wong及日本能劇,以及當代演員訓練,包括:太極與冥想、形體、聲音與台詞、史坦尼拉斯夫斯碁及後史坦尼拉斯夫斯基體系。梁氏是香港演藝學院戲劇藝術碩士課程(主修劇場構作)的首屆畢業生,現為城市當代舞蹈團的劇場構作。

2018至2021年間,梁氏為城市當代舞蹈團的副藝術總監(教育),任內策劃及導演為期三年的「賽馬會當代舞『賞.識』教育計劃」。此計劃榮獲第十四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教育獎」(非學校組)優異表現獎,及香港舞蹈年獎2020「傑出舞蹈教育/社區舞蹈」。

梁氏於亦曾參與多個劇場演出,以富張力及細膩的肢體演出獲好評。她曾與本地多個劇團及舞團合作,包括:進劇場、前進進戲劇工作坊、不加鎖舞踊館、何必館等等。 近年參與作品有: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聽搖滾的北京猿人2021》、新文本工作室 2.0《放逐》、香港小息跨媒介創作室2019文化大使計劃《我們的海》、《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獲2018 藝評人獎年度演員獎),以及於香港戲劇創作室《迷鳥》擔任形體指導。

樂知靄

排練指導

樂知靄,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芭蕾舞。在學期間曾屢次獲頒獎學金,並隨多個專業舞團於香港及海外演出,包括:香港芭蕾舞團及香港舞蹈團。樂氏於2010年加入城市當代舞蹈團,曾參與多個著名編舞的作品,包括:桑吉加、刑亮、黎海寧、伍宇烈等,樂氏於2018年取得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碩士,2022年晉升為資深舞蹈藝術家,2023年晉升為排練指導。

樂氏近年的編舞作品包括:《動靜》之〈囹.圄〉(2014)、《西遊記》(2016)、《舞人習作2019》之〈人型研究所〉及《乜》跨界舞蹈試煉場之〈Rebug 延.生〉(2022)。

龐智筠

喬楊

柯志輝

資深舞蹈藝術家

柯志輝,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主修當代舞,其後到台灣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深造。他曾先後加入不加鎖舞踊館及林文中舞團,於2017年加入城市當代舞蹈團,2022年晉升為資深舞蹈藝術家。

柯氏曾參與多個著名編舞家作品,包括:張曉雄的《拉赫馬尼諾夫隨想》、楊銘隆的《無名》,Heather Myers的《Prospect》等。除積極參與舞團的本地製作及海外巡演之外,亦曾發表多個編舞作品,包括:《V》(2015)、《二延體》之〈身體之後〉(2016)、《Finding Uncertain》、香港藝術節委約作品〈白噪音〉(2018)、《流轉✕思浪潮》之〈不息〉(2020)及《前瞻性舞蹈安全隱患》(2021)。

鄺彥璋

丘善行

韓淑賢

高嘉敏

仼詠楠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